>> 電影節首頁 / 電影 / 尚未完場 & 中轉站

ENG |

尚未完場 TO BE CONTINUED

北美首映

2023 | 1小時 20分鐘 | 粵語 | 中文及英文字幕 | 導演 徐岱靈祁凱達

劇情簡介


歐德禮是一個時代,代表一個被遺忘的美麗舊香港。

直到七十年代,歐德禮是連的士司機也耳熟能詳的一代娛樂大亨,今天卻無人知曉。

他是皇都戲院前身 - 璇宮戲院的創辦人,五十年代戰後蕭條,他已一手引入多位國際知名音樂家,永遠叼着一口雪茄見報寫專欄,歐德禮的演藝事業虧損慘重,卻為香港文化開闢了新天地,被稱為「香港文化史前人物」。

然而,九七年皇都戲院結業,歐德禮的輝煌過去彷似正式落幕。

有人不甘心,五年來鍥而不捨去翻查資料,上山下海用盡古怪方法尋覓歐德禮的後人,甚至尋人尋到香港巨星張敬軒家中,赫然發現跨時空的關聯。

在那個白天上映黃飛鴻和林黛電影的大戲院,晚上有名家如 Isaac Stern、Fournier坐鎮,華洋雜處,雅俗共賞,只此一家。標誌香港新時代的大會堂開幕,第一場演奏正是由歐德禮承辦。

五、六十年代那個消失的香港又再被看見:曾經如此兼容並包、不問身世、各種文化互相碰撞,有如初戀般令人心動。

讓我們記得這個故事。

歐德禮和香港的傳奇,尚未完場。

導演簡介


徐岱靈 
在主流傳媒製作紀錄片逾十年,題材多涉及香港政治及社會議題。文化企業「活現香港」聯合創辦人。

祁凱達
家族四代均紮根於斯, 祖先來自印度孟買和廣東開平。文化企業「活現香港」聯合創辦人,過往從事人權倡議工作,亦曾參與香港建築歷史的學術研究。這是他首次參與紀錄片製作。

放映時間

洛杉磯

2023年 4月30日(日)下午3時正

Starlight Whittier Village Cinemas

灣區

2023年 6月10日(六)晚上8時正

The Chabot, Castro Valley, CA


中轉站 THE ENTREPOT

北美首映

2022 | 1小時 18分鐘 | 粵語 | 中文及英文字幕 | 導演 張凱傑

劇情簡介


離散,是當下香港的代名詞。一對移民夫婦登上的士,察看窗外的景色,發覺這城早已

變得不再一樣。司機見盡離別,呼出縷縷煙雲,皆因內心有說不出口的羈絆。

鬧鐘響起,阿欣窒醒,走入荒誕世界,校園變圍城,舉報成風,人心難測,老師為維護學

生,落得意想不到的下場,究竟是現實還是夢境?如幻似真的情節,好比荒誕日常。

如果沒有明天,為何我們還要努力生存?三個青年夜裡騎著單車,穿梭曾有共同經歷的

地方,真摯傻氣的笑聲,劃破孤獨寂靜的城市。明天過後,阿偉或將失去自由;對於未來

,他根本沒有太多想像。我們心底渴望的,是世界因我們而變,還是竭力保留昔日的美

好?

三個孤寂平淡的單元故事:《離城》、《六點》和《最後一夜》,訴說著2021年的香港狀態。

香港,就像一個中轉站。


導演簡介


張凱傑,香港新聞工作者,堅信影像的力量,回應時代, 慰藉人心。他曾執導講述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的紀錄片《紅磚危城》。在香港公民社會崩塌後, 他嘗試以劇情片呈現社會狀態, 繼續訴說香港故事。

映前短片

暴動之後,光復之前

2020 | 15 分鐘| 粵語 | 中文及英文字幕 | 導演 姚仲匡

劇情簡介:
2019年,香港,抗爭成為我們的日常。每一場抗爭過後,散落街頭的事物,改變著我們的城市面貌,也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風景。牆上的塗鴉、拆去的欄杆、磚頭、面罩、護目鏡⋯⋯ ,一事一物,都記錄著所發生過的事,見證著我們的信念。我拿著攝影機,走過示威後的街頭,如同劉以鬯先生1968年的短篇小說《動亂》,讓事物訴說示威狀況。更進一步,不同的聲音敘事、對話與辯證⋯⋯ 。


映前短片

那年春天,H城的天空上出現了__

2022 | 9 分鐘| 粵語 | 中文及英文字幕 | 導演 姚仲匡

劇情簡介:
阿甘本(Giorgio Agamben)在疫情之初提出:「瘟疫揭露出一件令人不安的事,即執政者早就讓我們適應的例外狀態已經真正變成了常態。」本片意念萌生於2020年春天,大疫之初,卻隨著事情發展以及自己生活上的轉變,而大幅修改。影片採用科幻背景,運用我不擅長而粗糙的特技,營造一個不遠的未來。文藝創作中一切反烏托邦的元素,正發生在我們周遭,所謂的「未來」就是現在,本片何嘗不是批判的紀錄片?雖以科幻起始,最終還是論文電影。

故事中「H城」的形象,雖以香港為藍本,卻改頭換面。其一因為所批判的現象,既是香港,又不僅於香港,也見於資本主義及全球化下其他地方。其二,急速轉變的香港,即使是香港人,也覺陌生,有時都已認不出來了。